北京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全面升级,多措并举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北京讯】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和防控形势的严峻,北京市政府近日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全面调整,旨在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民的健康与安全,以下是调整后的具体措施及解读。
调整背景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北京市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北京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随着疫情的发展,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北京市政府决定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调整。
调整措施
1、加强社区防控
(1)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确保每户居民都有专人负责,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疫情防控意识,倡导居民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2、严格公共场所管理
(1)公共场所实行实名制登记,严格控制人员密度。
(2)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定期进行消毒。
(3)加强对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监管,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3、强化重点场所防控
(1)对医疗机构、养老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2)加强对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等的风险排查,确保食品安全。
(3)加强疫情监测,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4、优化疫情防控宣传
(1)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市民自我防护能力。
(2)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竞赛、健康讲座等活动,增强市民的防疫意识。
(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为市民提供心理支持。
5、强化疫情防控责任
(1)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切实履行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加大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
(3)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调整解读
1、调整措施体现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强化了社区防控、公共场所管理、重点场所防控等方面的措施。
2、调整措施注重源头防控,加强对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等的风险排查,确保食品安全。
3、调整措施强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保障市民健康安全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调整措施注重心理疏导,为市民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北京市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全面升级,旨在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民的健康与安全,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