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省份报告境外输入病例,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北京,2023年4月8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9个省份报告了境外输入病例,这些病例的发现,再次提醒了我国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正采取多种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据了解,这19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和海南,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报告的境外输入病例较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近期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国家疫情反弹,以及我国公民出国留学、商务、旅游等活动增多所致,为有效控制疫情输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向各地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严格做好闭环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对所有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入境人员,实施21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2、严格做好闭环管理,对入境人员实行“点对点”闭环运输,确保从机场(车站)到隔离点的全流程管控。
3、加强社区防控,对有境外旅居史的人员,社区(村)要落实“四早”要求,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各地要加大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力度,提高核酸检测能力,确保及时发现、快速检测、应检尽检。
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广东省对入境人员实施“五个一”措施,即“一人一策”、“一船一策”、“一机一策”、“一车一策”、“一港一策”,确保入境人员健康管理到位。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执行入境人员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确保疫情不扩散。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则强调,要加强社区防控,对有境外旅居史的人员进行严密排查,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
各地还加强了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截至2023年4月7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0亿剂次,覆盖人数超过14亿。
面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专家提醒,公众要继续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共同维护疫情防控成果。
19个省份报告境外输入病例,再次敲响了疫情防控的警钟,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我国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