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中风险区调整,多区域降级,防控措施持续优化
本文目录导读:
【北京讯】(记者 张晓晨)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消息,经过连续多日的严密监测和科学评估,北京市疫情中风险区部分区域已满足降级条件,于今日起调整为低风险区,针对剩余中风险区的防控措施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旨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中风险区调整情况
此次调整涉及多个区域,包括:
1、朝阳区望京街道部分区域:原本为中风险区的望京街道部分区域,经评估,该区域连续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已满足降级条件。
2、海淀区中关村街道部分区域:中关村街道部分区域同样在连续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的情况下,实现降级。
3、丰台区花乡街道部分区域:花乡街道部分区域经过严格排查,连续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符合降级标准。
防控措施优化
在部分区域降为中风险区的同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剩余中风险区的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
1、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对中风险区内所有居民进行定期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严格出入管理:中风险区内继续实行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强化社区防控:社区工作人员将继续加强日常巡查,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
4、加大疫苗接种力度:鼓励中风险区内符合条件的居民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专家解读
针对此次疫情中风险区的调整,北京市疫情防控专家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科学评估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旨在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专家指出,虽然部分区域已降为中风险区,但居民仍需保持警惕,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北京市疫情中风险区的调整,不仅体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也展现了北京市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措施,北京市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