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24例,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北京,2023年4月15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消息,截至2023年4月14日24时,31个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4例,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但境外输入风险依然存在,各地正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疫情防控。
据悉,新增的24例境外输入病例中,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均有报告,北京新增境外输入病例5例,上海新增3例,广东新增4例,这表明,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针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以下是部分地区采取的措施:
1、严格入境健康管理,各地要加强入境人员的健康申报和体温监测,对入境人员实施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入境人员,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加强日常健康监测。
2、加强口岸防控,各地要加强对口岸的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入境人员的健康申报、体温检测、核酸检测等措施,要加强对国际航班、邮轮等交通工具的消毒和通风,确保旅客健康安全。
3、强化社区防控,各地要加强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随访工作,要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各地要加大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新冠病毒感染者,要优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确保检测结果及时反馈。
5、加强疫苗接种,各地要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全民免疫水平,要加强对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消除公众疑虑,确保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地在应对境外输入病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省在发现境外输入病例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隔离,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分享疫情防控经验,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面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我国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呼吁广大民众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以下是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病例的详细情况:
- 北京市:新增境外输入病例5例,均为航空口岸输入。
- 上海市:新增境外输入病例3例,均为航空口岸输入。
- 广东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4例,均为航空口岸输入。
- 天津市:新增境外输入病例2例,均为航空口岸输入。
- 江苏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2例,均为航空口岸输入。
- 浙江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航空口岸输入。
- 福建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航空口岸输入。
- 山东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航空口岸输入。
- 河南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航空口岸输入。
- 四川省: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航空口岸输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提醒广大民众保持警惕,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