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起全国范围内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新闻资讯】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评估,为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自2023年3月15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
据悉,此次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是继我国疫情防控策略不断优化调整后的又一重要举措,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中常态化核酸检测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在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疫情防控经验的积累,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成为可能。
根据最新政策,3月15日后,全国范围内将不再要求居民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此举旨在进一步简化疫情防控流程,降低企业和群众负担,同时确保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我国将继续保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入境人员管理,对入境人员实施“7+3”健康管理措施,即入境后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2、严格做好医疗机构、养老院、学校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消毒、通风、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3、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加强针接种,为全民构建免疫屏障。
4、强化社区防控,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监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处置。
5、优化疫情防控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专家表示,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并不意味着放松防控,在疫情防控新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次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对于企业和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取消核酸检测将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降低生活成本;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助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并不意味着疫情风险完全消除,在此背景下,公众仍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疫情防控成果。
自3月15日起,全国范围内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我国疫情防控策略调整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保持警惕,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下为相关数据:
1、截止到2023年3月,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
2、2023年1月至3月,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持续提高,其中加强针接种率已达80%。
3、2023年1月至3月,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4、2023年1月至3月,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5、2023年3月15日起,全国范围内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我国疫情防控策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旨在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保持警惕,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