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仅剩4个中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讯】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消息,截至2023年4月15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中风险地区数量已降至4个,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市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市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据悉,目前北京市中风险地区分别为:朝阳区垡头街道、通州区潞城镇、丰台区花乡街道和房山区长阳镇,相较于疫情初期,北京市中风险地区数量大幅减少,为市民的安全出行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反弹、不扩散。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北京市充分发挥了疫情防控的“四方责任”,即政府、社区、单位、个人共同参与疫情防控,通过全面排查、严密防控、精准施策,北京市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加强了疫情监测和预警,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及时发现疫情风险,对高风险地区进行封控,确保疫情不扩散。
北京市加强了医疗资源调配,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力以赴,提高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加强了对医护人员和防疫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疫队伍的专业素养。
北京市加强了社区防控,全市各级社区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对居民进行健康监测,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北京市还加强了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的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市民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已降至较低水平,市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尽管如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广大市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掉以轻心,广大市民要继续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以下是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
1、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对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2、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防控,对商场、超市、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消毒、通风、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3、加强对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疫情防控,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宣传教育。
4、加强对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的防控,确保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得到妥善照顾。
5、加强对疫情信息的发布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市民信心。
北京市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持续努力,广大市民要继续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守护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完】